8月25日至30日,由二連浩特市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開展的“北疆口岸石榴籽”青少年研學活動,帶領24名青少年和4名輔導老師前往江西省南昌市、井岡山、萍鄉(xiāng)市等地開展了為期6天的“愛我中華”主題研學活動。

從盛唐古韻到八一槍聲
在南昌市,研學營的同學們登臨滕王閣,全體誦讀《滕王閣序》,領略了盛唐古人無與倫比的智慧和中華文化經久不衰的魅力,感悟了歷經苦難卻依舊堅韌的精神。在八一起義紀念館,通過參觀館藏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復原場景以及詳細的解說,深刻理解了這一歷史事件的全過程及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同學們站在先烈們的雕像前,感受他們?yōu)閲液兔褡濯毩⒍窢幍膱远ㄐ拍詈筒磺瘢靼琢藦娷姴拍軓妵牡览?,在心里埋下了一顆投軍從戎報效祖國的種子。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活動現(xiàn)場

來到井岡山,全體隊員懷著沉重的心情走過革命烈士陵園109級臺階,靜默無言,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走入碑林,默念著一段段緬懷的文字,理解了“后有來者”的含義。在革命博物館,隊員們通過一張張圖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故事“穿越”到硝煙彌漫的革命歲月,直觀地面對當年紅軍在井岡山時期的艱難險阻,在最靠近英烈的地方,聆聽他們的吶喊,深深明白了正是烈士們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安寧與和平。

二連浩特市第一中學學生諾敏說:“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被紅色革命文化所包裹,館內的文物文字的展現(xiàn)讓我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井岡山,研學活動還重走了紅軍山路、模擬了三灣改編、學習了戰(zhàn)時救護、參觀了八角樓和會師廣場。在老式的柴火灶邊看著跳動的火苗,他們立志以前輩們?yōu)榘駱?,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少年強則國強
走進中國少年兒童運動發(fā)源地和紅領巾的誕生地——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來自北疆口岸二連浩特市的各族青少年與當地少先隊員代表以互換紅領巾、互贈小禮物等方式開展“手拉手”互動交流活動,并一同參觀了安源紅領巾紀念館和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同學們通過聆聽講解,了解了我黨領導下的中國少年兒童運動的光輝歷程和安源工人運動史,知道了血染的紅領巾是怎么來的,體會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活動當天,二連浩特市民委與萍鄉(xiāng)市民宗局圍繞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達成了跨區(qū)域共建意向。

本次研學通過開展沉浸式紅色教育,讓革命歷史從書本走進現(xiàn)實,使研學營的同學們進一步深化了作為紅色革命接班人、國家未來建設者的自我意識,明白了各族人民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時代意義。
據悉,二連浩特市“北疆口岸石榴籽”青少年研學活動入圍自治區(qū)民委2025年度“三項計劃”典型示范培育項目,并獲得了全額資金支持。(霍偉 哈斯順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