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處“一證多掛”行為78起、推動實現藥店從業人員培訓率達100%……近日,烏蘭察布市集寧區人民檢察院通過對轄區使用醫保卡的藥店開展專項監督后,藥店違規使用醫保卡現象得到有效治理。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保命錢”,規范使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民生保障。今年2月,集寧區人民檢察院在開展工作中發現,轄區部分藥店存在未落實購藥人實名核驗制度的問題,醫保卡可“一刷即走”,風險敞口明顯。經檢察人員進一步調查了解到,零售藥店在醫保基金使用環節存在管理制度松散、監管體系不健全、從業人員培訓不到位等共性問題,醫保基金面臨被冒用、盜刷等風險。
為保障醫保基金支付安全,消除相關違法犯罪風險隱患,集寧區人民檢察院向行政主管部門制發了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書》,推動當地醫保基金管理共性問題得到及時整改。同時,該院立足檢察職能,探索實踐以個案辦理推動系統清源路徑,守護醫保基金安全;通過集中辦案,推動行政主管部門完善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事前提醒、事中監控、事后審核”的全流程監管;推動相關部門組織517家醫療機構開展線上線下專題培訓,提升藥店從業人員的合規意識;聯合相關部門通過突擊檢查和專項整頓,追繳醫保基金,查處“一證多掛”等問題,清退多家違規醫療機構,實現對轄區社會治理風險源頭的靶向治理。
此外,集寧區人民檢察院還積極與醫保、公安等部門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推動行刑銜接工作制度化、長效化,并將監督觸角從個案延展至行業監管,實現從“點上發現問題”向“面上系統治理”的轉變,在醫保基金領域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模式。該院將以守護醫保基金安全為樣本,持續加強與其他民生領域行政機關的協作聯動,讓辦案效能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為守護好群眾利益貢獻更多檢察力量。(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郝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