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至今,包頭市市場監管局連續3年開展電子秤作弊專項整治,取得顯著成效。
深入開展電子秤計量秩序綜合治理。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市局每月不少于2次督查、旗縣區局每周不少于1次集中檢查、市場所做好日常巡查三級聯動機制,形成打擊“鬼秤”高壓態勢。同時,針對便民市場、早夜市、馬路市場等監管難點和秋菜市場、節日市場等特殊消費場景開展專項整治,對計量違法形成有效震懾。僅今年,全市就共檢查市場主體979家(次)、電子秤3537臺(件),查扣不合格計量器具36臺,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2起。
開展集貿市場分級分類監管。包頭市在自治區率先推行集貿市場誠信計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定《集貿市場誠信計量管理工作規范》,采取動態評價、分級分類、差異監管、信用約束等方式,實現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目前,已對全市51家集貿市場全部進行信用分類并予以公示,該項工作獲批自治區級試點。
推進計量標準和制度體系建設。在市市場監管局部署下,市檢驗檢測中心牽頭起草誠信計量管理規范地方標準7項,并于2024年6月24日正式發布。標準明確各類經營主體在計量器具配備、使用、管理等方面要求,推動構建民生領域計量治理全社會共建共管新格局。 (李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