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首席記者 查 娜) 記者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8月31日,為期62天的鐵路暑期運輸工作圓滿結束。7月1日至8月31日,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累計發送旅客928.9萬人次,同比增長4.6%,日均發送旅客15萬人次,創暑運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累計發運貨物4485.5萬噸,貨物發送量保持平穩高效,鐵路客貨運輸安全平穩有序。客運方面,暑運期間正值內蒙古草原游旺季,消夏避暑游、健康養生游、文化體驗游、親子研學游和演繹活動交織疊加,鐵路客流始終保持高位運行。
為了保障旅客順利出行,內蒙古鐵路部門采取“一日一圖”列車開行策略,單日最多開行旅客列車144.5對,其中包含高峰線和周末線列車9對、臨時旅客列車14對,運能較平日增加10.1%。暑運期間,由呼和浩特、包頭始發的進京高鐵發車密度達到歷史最高峰,單日開行進京高鐵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到59對,其中夜間動車組3對,實現了京蒙兩地間高鐵全天候、公交化開行。
今年是集大原高鐵開通后迎來的首個暑運客流高峰,鐵路部門充分利用新建高鐵運能,暑運期間開行途經集大原高鐵的高鐵和動車組列車18對,覆蓋全國15個省和直轄市。特別是新開行的呼和浩特東至漢口、呼和浩特東至揚州兩對高鐵和動車組列車,深受旅客好評。此外,草原鐵路還針對旅游流、學生流旅客出行需求,開行包頭至重慶西、呼和浩特至溫州、呼和浩特東(呼和浩特)至西安、呼和浩特至長春、呼和浩特東至烏蘭浩特(白城)、呼和浩特東至海拉爾臨時普速旅客列車6對。為了滿足城際間短途旅客出行需求,暑運期間草原鐵路安排開行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海、巴彥淖爾等地間的管內動車、城際和普速列車40.5對,其中高峰線列車4對。
今年暑期,草原鐵路持續推進“鐵路+文旅”深度融合,不斷創新客運服務產品,根據市場需求開行了一系列特色專列。針對前往錫林郭勒草原旅游客流集中的情況,暑運期間開行“Y”字頭臨時旅客列車12趟,為各地游客前往“中國馬都”賞草原、品民宿提供充足運力。隨著“火山草原游”火爆出圈,草原鐵路先后開行了9趟“烏蘭哈達火山”所在地白音察干站與集寧南站間的Y571“火山號”旅游列車,同時開行火車站與烏蘭哈達景區游客中心間的旅游大巴,游客在15分鐘內即可抵達目的地,實現“無縫銜接”,服務好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內蒙古各地“演唱會”經濟如火如荼,今年暑期草原鐵路共開行“歌迷專列”定制化動車組列車5趟,根據旅客行程靈活安排運行時刻,票價采取正常車票4折價格發售,坐著動車“歌游內蒙古”已經成為廣大歌迷朋友們的共識。
貨運方面,暑期期間是“迎峰度夏”電煤運輸和農產品外銷運輸高峰期,鐵路各部門克服從7月中旬開始的連續降雨天氣影響,加強與發貨企業聯系溝通協調,持續做好運輸貨物防雨防潮,優化倉儲和轉運時間,暑運期間草原鐵路共發送煤炭2952.4萬噸、農產品18.6萬噸,保障各地民生物資穩定供給。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加強與海關、邊檢和蒙方鐵路部門協同配合,不斷優化通關運輸組織流程,暑運以來共進出口貨物318.17萬噸,同比增長4.1%,出入境中歐班列718列,同比增加111列,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