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在赤峰市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溫情上演。出生于2005年的小遲成功完成260余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捐獻,這份“生命種子”即刻被送往重慶,為一名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希望。小遲也成為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最年輕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相“髓”的人間大愛。
作為赤峰市2025年第3例(累計第27例)、自治區第217位捐獻者的小遲在采集過程中始終面帶微笑。2022年,剛步入赤峰學院護理學院的他毅然加入中華骨髓庫。“救死扶傷是醫者天職。能在求學期間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生命,是對醫學信念最好的踐行。”小遲說。
今年5月,當接到赤峰市紅十字會初配成功的通知時,小遲毫不猶豫同意捐獻。雖然捐獻計劃因患者病情變化一度推遲,但他堅定表示:“我愿意等。既然選擇了我,就是緣分。這個忙我一定要幫。”
據悉,我國造血干細胞采集技術已十分成熟,通過外周血采集即可完成,不影響捐獻者健康。赤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小遲的無私奉獻不僅拯救了一個生命,更挽救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