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農牧民的交流中讓我真切認識到鄉村發展的痛點與潛力,能憑借專業知識為鄉親們答疑解惑、出謀劃策,看到他們從困惑到理解、從迷茫到堅定,我深刻體會到自身價值的實現,未來,我會繼續投身其中,助力固陽縣鄉村踏上振興快車道。”來自內蒙古包頭市農牧科學研究所農藝師薩如拉說。
近年來,固陽縣為解決基層農牧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實際需求,提升農牧民素養和產業發展水平,采用“需求導向+精準匹配+長效幫扶”服務新模式,有效破解專家服務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的精準性和持續性難題,為固陽縣鄉村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助力“加速跑”。
需求調研前置化精準掌握痛點
為實現從“我能提供什么”到“你真正需要什么”的根本性轉變,確保服務供給與基層需求“無縫對接”,固陽縣針對農牧民種養殖大戶,聚焦品種選育優化、高效種養技術落地難、疫病防控痛點、農產品初加工短板、市場信息不對稱、惠農政策解讀需求等核心問題,收集整理涵蓋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設施農業、畜牧養殖、獸醫防疫、農業機械等領域的“急難愁盼”技術需求清單10余項。這份沉甸甸的“需求訂單”,為精準匹配專家奠定堅實基礎。
依托“需求清單”,打破傳統“專家派送”模式,創新性采用“按需點單、精準匹配”機制,從市級專家庫中精準嚴格篩選,鎖定擁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基層實踐經驗且與需求高度契合的專家進行實地授課。這種“清單式需求”與“定向供給”的精準匹配,確保了專家帶來的“錦囊”直擊要害,避免服務資源浪費,提升服務針對性和實效性。
契約幫扶長效化變“輸血”為“造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扶專家緊密結合固陽縣實際,圍繞種養植技術,采用通俗易懂語言,傳授原理和關鍵要點,為36名種養殖大戶和農牧民提供亟需的“食糧”,互動熱烈,答疑解惑精準到位。通過多維賦能,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留得住”的本土技術骨干,逐步壯大鄉村服務力量,讓“單次輸血”變“持續造血”。
“這次培訓讓我大開眼界,專家們講得又細又生動,內容都是我們平時遇到的,聽完后很多問題都有來了答案,我也會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養羊的鄉親,一起過上好日子,感謝這些專家”。參加培訓的養殖戶小李說。
專家服務進鄉村是主動服務鄉村振興的一次成功實踐,為固陽縣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人才服務基層新路徑,不斷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