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化德縣自然資源局深入貫徹落實各級防災部署,優化升級防治機制,修訂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商機制》《汛期調度機制》《預警信息傳遞響應機制》“三個機制”,全面構建“會商—調度—預警響應”全鏈條工作體系,做好汛期全天24小時值班制度,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構建全流程評估機制。細化會商評估標準,補充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發生可能性、新增隱患點、影響范圍及程度4類專業評估要求,精準明確重點防范區域和對象。明確部門職責分工,提高會商工作效能,為針對性防范措施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全方位分級調度。鎖定三級預警標準,明確黃、橙、紅預警發布條件,實現預警發布100%標準化。匹配分級調度職責,按預警級別對應調度人員及職能,按雨量實況增設動態響應機制,增強調度針對性與靈活性。壓緊屬地責任鏈條,規范地災防指辦職能職責,確保防災調度精準高效、規范有序。
創新全鏈條響應模式。充分利用“兩微一端”“村村響”等方法手段,細化信息傳遞方式,大幅提升預警覆蓋面與及時性。同時,新增針對不同預警的分級響應措施,動態優化力量統籌分布,精準布防基層應急力量,保障響應全鏈條高效運轉。(孫國俊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