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報道,近來市面上涌現出一批“沙金”首飾,外觀酷似黃金,售價卻不高,被消費者視為黃金的平替選擇。“沙金”是一種含金礦物,正常來說,其首飾應當含有5%左右的黃金。然而,網絡平臺上的商家對其材質、是否含有黃金的咨詢,往往含糊其詞。
“沙金”的名稱,給人一種天然黃金副產品的印象,因而相關飾品頗受歡迎。然而,市面上的“沙金”飾品往往來路不正、成分存疑,這給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帶來不確定性。
有調查顯示,所謂“沙金”飾品的主要成分多以廉價的銅鎳合金為主,鎳的釋放量超過國家標準上千倍,極易導致過敏。當前,市場上經常出現一些高端商品的“平替”產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亂象,如侵犯正品知識產權、質量不過關帶來健康風險等。
呵護消費者權益,市場不該有“被遺忘的角落”,面對新問題新挑戰,有關方面應主動作為、及時干預。消費者在選購時也須理性審慎,千萬別因價格便宜而忽視了潛藏的風險。 (趙春青/圖 嘉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