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草木蔥蘢。行走在寧城縣大雙廟鎮南馬架子村的街路上,路邊蔬菜大棚鱗次櫛比,在陽光下泛著銀光;特色種植產業生機勃勃,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種牛繁育基地示范先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自從村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后,我跟著建大棚、學技術,種植黃瓜等反季蔬菜,收入翻了好幾番,現在這大棚成了我家‘搖錢樹’了。”南馬架子村村民鄧立有高興地說。
近年來,南馬架子村以黨建為引領,強化人才支撐,以設施農業為核心,推動林果業、養殖業協同發展,形成特色鮮明的“菜果牛”綜合發展格局。
300畝精品櫻桃采摘園則是該村另一個“致富密碼”。每到櫻桃成熟季,采摘園內熱鬧非凡,游客們穿梭其間,體驗采摘樂趣。“一年能增收好幾萬元,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櫻桃采摘園園主王再明說。
在南馬架子村,養殖業同樣發展迅猛。該村投資5000萬元建成牧歌良種牛繁育基地,年出欄肉牛1500頭,純利潤達480萬元,安置16人務工,人均增收1.5萬元,同時帶動周邊農戶投身肉牛養殖產業。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一直以來,該村堅持黨建引領人才工作,新建人才培訓基地,采用“專家授課+基地實訓”創新培養模式,定向培育懂技術、善經營新型職業農民與致富帶頭人。同時,發揮黨員致富帶頭人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技術幫扶與經驗分享,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如今,南馬架子村已形成涵蓋農業技術、經營管理等領域多層次人才隊伍。據南馬架子村黨支部書記王志軍介紹,村里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打造一支擔當作為干部隊伍,黨員干部積極帶頭,在產業規劃、土地流轉、技術推廣等關鍵環節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菜果牛”產業全方位保駕護航,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如今,南馬架子村集體經濟突破10萬元,人均年收入達3萬余元,已實現“人均2畝棚、1畝果、1頭牛”產業格局,并成功躋身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行列。
站在時代新起點上,南馬架子村正向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穩步邁進。(張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