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嘉賓搭檔搭“蒙古包”積木。

冷餐區。
“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的成功,不僅在于其持續舉辦了十余場,更在于其在形式與內容上的深度創新。它打破了傳統聯誼活動“八分鐘約會”式的刻板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環節、融入多元要素,為青年人才交友創造了更自然、更深入、更可持續的交流場景,讓七夕佳節的傳統韻味在現代活動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七夕將至,星河璀璨,牛郎織女的傳說跨越千年依然動人。而在包頭,今年以來,一場場以“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為主題的青年人才婚戀交友活動,正為這個傳統節日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十余場活動,1000余名青年人才,在這座鋼鐵與柔情交織的城市里,相遇、相識、相知,共同書寫著“包頭愛情故事”。這不僅是青春與浪漫的交響,更是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是包頭優化人才生態的生動實踐。
暖心服務 破解人才后顧之憂
包頭,蒙古語“包克圖”意為“有鹿的地方”,故稱“鹿城”。這座曾以鋼鐵、稀土聞名的工業重鎮,如今正以柔軟的身段擁抱各地青年人才。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招才引智”工作,吸引了大批優秀青年人才來到這片熱土就業創業。然而,快節奏的工作、相對局限的社交圈,讓許多青年人才的“人生大事”成了“頭疼事”。“白天忙工作,晚上刷手機”“同事很多,朋友很少”成為不少青年人才,尤其是外來人才的現實困擾。
留住青年人才的心,才能留住青年人才的人。包頭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青年人才的婚戀問題看似是私事,實則關系到他們能否真正安心安業、扎根落戶,關系到城市的活力與未來。”基于此,我市將青年人才婚戀交友作為人才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精心策劃并持續舉辦了“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精準服務機關企事業單位青年人才,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個真誠、高效、文明的交友平臺。
場場活動選址與設計頗具匠心:包頭博物館里的文明對話,在歷史長河的見證下開啟心與心的交流;體育館里的活力比拼,在汗水與歡笑中釋放青春荷爾蒙,碰撞出愛的火花;廚藝協作活動中,在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的合奏中體驗“人間至味是清歡”的生活溫情;春坤山高山草原的攜手攀登,在云淡風輕、綠草如茵間許下并肩看遍風景的諾言……每一處場地和形式都精準對標當代青年人才對精神文化、健康生活、生活技能與自然治愈的多元追求,讓他們在聯誼中深度感受包頭的歷史底蘊、城市活力、生活美學與生態之美,從而深化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十余場活動,場場爆滿,初步達成交友意向的配對成功率逐步提升。這背后,是包頭市對青年人才需求精準把握的努力,是“辦實事、解難題”的務實作風,更是這座城市對青年人才發出的深情告白:包頭,不僅是你事業的沃土,更愿你在此收獲愛情、安放生活。
模式創新 重塑交友時代內涵
“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的成功,不僅在于其持續舉辦了十余場,更在于其在形式與內容上的深度創新。它打破了傳統聯誼活動“八分鐘約會”式的刻板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環節、融入多元要素,為青年人才交友創造了更自然、更深入、更可持續的交流場景,讓七夕佳節的傳統韻味在現代活動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從“被動相親”到“場景化自然社交”。系列活動摒棄了讓青年人才尷尬對坐、機械問答的陳舊形式,而是創造了一系列需要協作、交流和共同體驗的“社交場”。在團隊任務挑戰中,青年人才為了共同目標而分工協作,每個人的領導力、執行力、幽默感在過程中自然流露;在戶外拓展中,相互鼓勵、攜手共進的過程催化出深厚的情誼。這種“去相親化”的場景設計,降低了青年人才的心理防備,讓他們在享受過程、展示真我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從陌生到熟悉的跨越,交友的成功率和質量得以顯著提高。
從“簡單牽線”到“價值引領與情感共鳴”。系列活動并未停留在“牽線”表層,而是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一方面,主辦方深度挖掘七夕“乞巧”“忠貞”“傳承”的文化內核,通過舉辦婚姻家庭觀講座、非遺體驗等活動,引導青年人才在交友過程中思考愛情與責任的深層關系,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此外,聚焦城市認同,每一場活動都是一次深刻的“城市推介”,將包頭的工業精神、歷史文脈、發展成就等元素巧妙融入互動環節,讓青年人才在交友的同時,增強對“鹿城”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激發“扎根于此、共建于此”的熱情。
主辦方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單場活動的熱鬧。他們構建了一個長效化的青年人才交友服務生態。青年人才信息庫的建立,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對興趣、愛好、專業等進行標簽化管理,為后續提供更精準的匹配服務打下基礎。同時,打造“微信群”等線上互動社區,將線下活動的熱情延伸至線上,為青年人才提供持續交流的平臺,避免“活動結束,聯系就斷”的窘境。此外,提供跟蹤服務,對成功牽手的青年人才進行回訪,甚至組織后續的集體婚禮,將服務從“交友”延伸至“婚戀”,真正形成一條龍關懷,彰顯城市溫度。
這種全方位的模式創新,使得系列活動超越了傳統聯誼的范疇,成為一個融合了文化傳承、城市營銷、人才服務和價值觀引領的綜合性平臺。它精準地回應了當代青年人才對高質量社交和精神共鳴的強烈需求,為如何在新時代下做好青年工作、服務青年人才婚戀需求提供了一個精彩的“包頭樣板”。
愛城共生 激活城市發展動能
“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遠超簡單的“牽線搭橋”,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探索一條“愛城共生”的發展路徑,即通過解決青年人才婚戀問題,增強人才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從而激發其創新創業活力,最終反哺城市高質量發展。
人才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生態的競爭。一個不僅關注青年人才事業成長,還關懷其情感需求、生活品質的城市,無疑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包頭通過持續舉辦高品質、多場景的聯誼活動,特別是廚藝協作等充滿生活氣息的環節,向外傳遞了包頭不僅是一個能實現事業夢想的地方,更是一個能安放生活、感受溫暖的城市形象。
青年人才安居才能樂業。穩定的情感關系和未來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景,是青年人才靜心工作、潛心研發的重要“穩定器”。幫助青年人才解決婚戀難題,有效減少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能夠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崗位,提升工作效率和創造力。眾多由幸福小家組成的和諧社會細胞,正是城市穩定繁榮的基石。
“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已成為包頭服務青年人才的一個亮麗品牌。這個品牌名稱巧妙雙關,“鹿”代表包頭,“你”代表每一位來到包頭的青年人才。通過從博物館到體育館、從廚房到高山草原的口碑傳播,這個品牌的內涵變得無比豐富和立體。它強化了青年人才對城市的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當青年人才真正感到“愛在包頭”,他們便會自覺成為城市的建設者、宣傳者和守護者,匯聚起建設現代化新包頭的磅礴青春力量。
星河鵲橋,連接古老傳說;鹿城有約,譜寫當代佳話。這個七夕,在包頭,浪漫不止于二人世界的你儂我儂,更升華為一群人與一座城的雙向奔赴。“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像一條溫柔的紐帶,系緊了人心,留住了人才,激活了城市。 (曹瑾 曹瑾 常靜)
銳 評
以“軟服務”筑牢人才硬支撐 撬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一鹿有你 愛在包頭”系列人才婚戀交友活動的成功實踐表明,一座城市的人才戰略,既要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也要有真情實感的“軟服務”;既要搭建干事創業的“大舞臺”,也要營造安心安業的“小環境”。我市以婚戀交友為小切口,做活了人才生態建設的大文章,體現了城市管理者的遠見卓識與為民情懷。
這項活動的生命力在于其“走心”。它超越了傳統行政服務的范疇,從青年人才的現實需求和情感渴望出發,以場景化的體驗替代程式化的安排,以持續性的關懷替代一次性的活動,真正做到了“精準滴灌”。它成功地將個人的“幸福指數”轉化為城市的“發展指數”,將青年的“婚戀難題”轉化為城市的“招才優勢”,探索出了一條“愛城共生”的良性發展路徑。
未來,期待包頭市能更加關注人才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將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溫暖。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青年人才不僅“擇一城而居”,更能夠“愛一城而興”。當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在包頭遇見愛情、扎根夢想、安放生活,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必將更加充滿活力,一路生花。(曹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