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我家這新蓋的磚瓦房,再看看院里停的小轎車,都是托了特色產業的福!”近日,記者走進察右中旗科布爾鎮乳泉村,村民樊改先邊擠牛奶邊告訴記者,“以前守著幾畝耕地,一年到頭攢不下幾個錢。現在村里辦起了奶制品加工廠,牛奶不愁賣,還能在廠里上班拿工資,日子越過越好啦!”
近年來,察右中旗科布爾鎮立足資源稟賦,深挖鄉村特色,堅持以“一村一品”為目標,培育乳泉村奶制品、阿令朝村糧油加工等特色產業,走出一條“產業引領、品牌賦能、聯農帶農、創新模式”的致富新路徑,有效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數。
立足本土資源是“一村一品”的根基。乳泉村依托草原牧區豐富的奶業資源,深挖蒙古族傳統奶食品文化,以純手工制作工藝打造“蒙牧乳”品牌,將牛奶從單一的飲品轉化為奶皮、奶豆腐等10余種高附加值產品,讓“草原奶味”走出內蒙古、飄香全國。阿令朝村憑借丘陵地帶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聚焦小麥、菜籽、胡麻等特色農作物,以“天然無公害”為賣點,通過糧油加工將田間地頭的“土產品”變成餐桌上的“放心糧”,讓“丘陵味道”成為市場搶手貨。
品牌是產業的“身份證”,更是打開市場的“金鑰匙”。乳泉村注冊“蒙牧乳”商標,從包裝設計到品質管控全程發力,通過電商直播、短視頻宣傳等方式,讓傳統奶食品搭上互聯網快車,產品遠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阿令朝村注冊“蒙科阿令朝”標志,以SC食品生產許可證為質量背書,通過“支部+企業+農戶”模式強化品控,產品覆蓋呼和浩特、北京等10余個城市。
產業要長久,群眾得受益。乳泉村奶食品加工廠優先吸納了周邊30名村民就業,讓農牧民在家門口實現“養殖+務工”雙增收。阿令朝村創新“支部+企業+農戶”模式,企業提供優質種子、農戶訂單種植、支部協調服務,形成從種子到產品的全鏈條合作,為村民提供代加工服務降低成本,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愈發高漲。
模式創新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乳泉村打破傳統家庭作坊模式,以村集體經濟為紐帶,整合分散的手藝人資源,建立標準化加工廠,通過“線上直播+線下批發”拓寬銷路。阿令朝村跳出“單打獨斗”的局限,以SC認證為突破口,推動加工作坊升級為標準化工廠,既搞自主生產,又為村民代加工,通過“自銷+代加工”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
察右中旗科布爾鎮黨委書記魏月庭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耕特色產業,進一步挖掘各村的資源稟賦和產業潛力,因地制宜培育更多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一村一品”項目。同時,持續強化品牌建設,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村民共享產業發展成果。(崔峻峰 周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