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支持基層干部大膽干事、樹立威信,支持群眾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社會治理中的問題。”這既是對基層干部的關心厚愛,更是為基層減負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標準。
形式主義始終是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絆腳石”。當前,各級在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不少成果。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對一些反復發作的老問題和隱形變異的新情況,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形式主義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是想用形式代替成效,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矛盾和問題。說到底,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在作祟。如果領導干部只重顯績不重潛績,忽視群眾真實需求,盲目追求指標增長、形象工程,那么基層干部就會上行下效,熱衷文件、會議、痕跡等“可視化標準”,用表面文章替代扎實工作,甚至不惜投機取巧、弄虛作假,采取移花接木、添油加醋、無中生有等技法編造成效,以此應付檢查。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干部隊伍信念動搖、能力流失,更會讓社會資源嚴重空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反而被忽視、被隱瞞,公眾對黨和政府的信賴也將被削弱。
形式主義的危害不容忽視,必須自上而下、多管齊下徹底根治。要采取堅決有效措施,督促各級部門堅持正確的政績觀,避免發出脫離實際的“號令”。要堅持實字為先,制定政策要緊盯群眾需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認真研究落實措施,避免照葫蘆畫瓢,讓政策文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召開會議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能不開的堅決不開,能合并的堅決合并,嚴控會議時長和參會范圍。開展考核要善于做減法,優化考核事項和內容,以此減輕“備考”給基層干部帶來的負擔。督查檢查要更加注重工作成效而不是工作痕跡,莫讓基層干部把精力放在拍照、填表格、報材料上。
至于那些五花八門的政務應用程序,數量繁多的微信工作群,更要仔細甄別、嚴格管理。開發政務應用程序的本意是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但近年來有些政務應用程序流于形式,偏重簽到打卡、考核留痕等功能,不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基層負擔。對這些濫竽充數的應用程序,該整改的要嚴格整改,該取締的要堅決取締,切莫讓其成為消耗基層干部時間和精力的工具。
只有營造出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良好環境,少給基層添負擔,才能讓基層干部卸掉“包袱”,把力量用到刀刃上,撲下身子服務經濟社會建設,贏得人民群眾擁護。(李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