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社區工作者作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是連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在促進社區治理有效性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以真心回應需求,將政策的“溫度”傳遞到每個角落,以細膩的治理智慧激發社區自治的內生動能。
為基層治理蓄能。社區工作者深耕社區,始終與居民保持緊密的聯系,成為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重要紐帶。在解決居民實際困難方面,社區工作者不僅發揮了信息收集的作用,還為政策制定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無論是老年人生活難題、兒童教育資源緊張,還是社區環境改善訴求,社區工作者總是第一時間響應、反饋,幫助各項政策更加精準地對接到民眾的實際需求。
為基層治理固本。社區是由血緣、地緣以及各類關系紐帶組成的復雜網絡,社區工作者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洞察”人情世故,從錯綜復雜的現實圖景中辨別出關鍵的關系連接點、利益關切點與潛在摩擦點。面對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社區工作者第一時間深入矛盾現場,傾聽各方心聲,用真誠和智慧化解矛盾,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一個小小的調解,不僅解決了居民的實際問題,更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區工作者還是社區活躍度的“化學劑”。他們積極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志愿服務,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主動為社區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在大力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今天,社區工作者的工作不僅僅是服務的提供者,更是政府政策的執行者、社會關懷的傳遞者。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支持與培養,將進一步增強社區治理的連貫性與適應性,使得社區服務更加普惠、精準,提升廣大居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文/胡斯冷 通遼市委網信辦推薦)